中新社重慶1月13日電 (劉心羽 李昂)在此間舉行的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重慶市長唐良智在政府工作報告亮出重慶2019年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答卷。作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的重慶,近年來正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謀求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新舊動能轉化,欲躋身中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
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重慶要壯大“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建設“云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兩江云計算產業園服務器能力達到30萬臺,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新建5G基站3萬個。
立足全球重要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基礎優勢,重慶智能產業正加快向“芯屏器核網”“云聯數算用”全產業鏈升級。目前,落戶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的紫光華智數字工廠項目、金康SERES兩江智能工廠等重點項目已投產放量,其中紫光華智數字工廠項目年產值以百億元人民幣計,金康SERES兩江智能工廠綜合自動化率超過95%。
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區正加快構建集成電路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數字化融合3大產業集群。東方紅低軌衛星通信、聯想5G云網融合總部基地、中軟國際數字“一帶一路”軟件生態等一批重大項目亦已落戶該園區。2019年全年,園區預計規上數字經濟企業實現產值1450億元人民幣、增速將達20%。
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加快發展的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正是重慶智能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根據重慶市政府規劃,該市正依托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等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平臺,禮嘉智慧公園等智慧城市場景,兩江云計算產業園等基礎設施,堅持把大數據智能化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在今年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附件)中,重慶官方亦明確了“到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躋身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前列”的目標。
“早日躋身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前列,對于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敝貞c市政協委員、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告訴中新社記者,重慶欲躋身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前列,一是因為大數據智能化是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發展方向,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是重慶發展的重大機遇!按送,重慶正在經歷深度轉型升級階段,由‘制造’轉向‘智造’是轉型的關鍵!
由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重慶市經濟信息中心、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重慶2020年經濟展望》中提到,2019年1至9月,重慶市智能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000億元,智能化發展指數為62.42,居全國第7位。產業運行呈現“智能產業生態加快完善、智能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補鏈加快推進、制造企業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智能創新服務平臺體系加快形成”五大特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