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8月18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8日從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受四川盆地強降雨影響,嘉陵江、長江重慶段水位全線大幅超保證水位,可能發生自1949年以來僅次于“81·7”洪水的第二大洪水。重慶已啟動自有記錄以來首次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并進入緊急防汛期。
自8月11日以來,長江、嘉陵江、涪江相繼發生較大洪水,嘉陵江形成2020年1號、2號洪水,長江形成2020年4號、5號洪水。據長江上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預測,長江重慶永川區朱沱站19日晚將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3至4米;渝中區菜園壩站20日凌晨將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5.5至6米;江北區寸灘站20日凌晨將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4.5至5.5米。
嘉陵江重慶段水情方面,預計合川區東津沱站將于18日晚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4.5至5.5米;北碚區北碚(三)站19日晨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0至1米;沙坪壩區磁器口站將于19日中午出現最高水位,超保證水位7.5至8.5米。
中新社記者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重慶朝天門廣場看見,廣場上已搭建起臨時應急指揮部,江邊水位顯示已接近190米刻度線。廣場一角堆滿了沿江商戶轉移的物品,朝天門廣場標志朝天門已全部沒入水中,只剩下“朝天門”三個字露出水面。在“網紅”景點洪崖洞景區,附近商業街已被淹,地下停車庫完全沒入水中,不少商戶正在轉移物資。據不完全統計,洪水來臨前,重慶渝中區已轉移群眾逾1.5萬人,轉移物資逾6萬噸。
目前,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涪江正經歷今年以來最大洪水。為應對此輪洪水,涪江沿岸的重慶銅梁區安居古鎮在防洪大壩上緊急修建了一條全長120米、高1.2米的防浪墻,由鋼架構成的加固設施已完成搭建,這是重慶首次采用鋼架加固的方式來抵御洪水對防浪墻的沖擊。
因洪峰過境重慶主城,重慶電力公司正組織人員對電力沿江設備進行檢查,對有可能存在被淹風險或已被淹的配電設施、電力線路采取停電避險措施。
為保障航運安全,重慶海事部門已對長江界石盤至觀音灘水域實施水文類一級(紅色)水上交通安全預警,并對部分水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船舶在長江干線界石盤至觀音灘之間水域及嘉陵江黃花園大橋至朝天門兩江交匯水域航行。
目前,重慶已先后派出8個督導組,赴沿江區縣抗洪搶險一線督導指導。同時協調中國水利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四川省,聯合調度三峽、溪洛渡、向家壩、亭子口等水庫。三峽水庫出庫流量已從42000立方米每秒增至46000立方米每秒,向家壩出庫流量已從6300立方米每秒降至4000立方米每秒,最大限度減輕重慶防洪壓力。
長江上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初步分析研判,長江寸灘站將于23日退至保證水位183.5米以下,24日退至警戒水位180.5米以下。到本月底,重慶大江大河和長江干流出現超過今年長江4號或5號洪水的概率較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