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8月18日電 題:“洋女婿”寫下“中國日記”:文字架起交流橋梁
作者 鐘旖 趙霄宇
在重慶定居的加拿大人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是重慶外國語學校的外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作家。生活中,他會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并發布在海內外社交賬號上。18日,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希望通過文字增進外國友人對中國的了解,架起交流的橋梁。
王凱1979年出生于加拿大溫尼伯,父親曾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一名社工志愿者。受家庭熏陶,王凱從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教育學本科畢業后便留校,從事教育工作。
文學,是王凱的熱愛。他從小就喜歡看書,12歲時寫出第一本科幻小說,還專門去到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詩歌和創作。多年的文學生涯,王凱在加拿大發表過《龍蝦革命》《新斯科舍省的超市》等作品,參加過美國小說創作月線上活動,推出過系列魔幻故事《吳畏的神奇之旅》。
2014年王凱來到重慶做外教,后與重慶姑娘結婚,安下心來在山城做一名“教書匠”兼“小作家”。王凱保持著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旅行見聞、地道美食、山水風光都被他記錄在案,統一整理后發至網絡平臺。在他的Facebook、Twitter賬號上,常有網民點贊,稱“有趣”“好玩”“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重慶官方海外傳播平臺iChongqing擔任兼職編輯的王凱,在搜集、編輯新聞之余,用日記形式記錄下在中國疫情從暴發到得到有效控制的全過程。從2020年1月20日到3月19日的60篇日記,被集結成《凱哥日記: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出版,目前書籍已以多語種形式在海外面世。
“當時,社會各項工作都停擺。外界對發生在中國的事很好奇,也有誤解。我想做的是,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中國!蓖鮿P介紹說,在書中,收錄著他的所見所思,取消年夜飯、有限次數地去超市、網上參加“云火鍋節”……日記既紀實性地反映他的生活體驗,也描寫了中國各地的抗疫壯舉。
“我是一半加拿大人,一半重慶人!蓖鮿P笑稱,入渝七年,自己已是“無辣不歡”,“最愛岳父的鹽煎肉,老婆包的餃子,早晨來碗豌雜面,火鍋必吃毛肚鴨腸”,甚至外出旅行時,他會特意叮囑妻子“記得帶上火鍋底料”。
“團團圓圓”“尊老愛幼”“和為貴”……在妻子四世同堂的家風影響下,王凱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身體力行地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帶回加拿大,以“團圓”為例,曾經王凱家族成員幾年見一面,關系疏離,如今幾十口人在王凱號召下,常坐在一起聚會談天。青年時,王凱常與父母爭得面紅耳赤,離家數月也少有問候,F在,盡管隔著13個小時的時差,他每天都要與父母視頻一小時。
王凱告訴記者,他追求簡單的生活,教書育人、環游世界。在長期計劃里,他將繼續認知中國,向外傳遞好中國故事。短期愿望,則是希望早日戰勝全球疫情,讓遠在加拿大的父母來中國看一看。(完)
——刊發于巴西【南美僑報】、菲律賓【聯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