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9月10日電 (記者 鐘旖)記者10日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該市日前印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重點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多舉措培養造就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智能化人才匹配方面,重慶將探索建立“智慧鄉村人才超市”,提供信息化平臺服務,為城鄉人才資源流動提供支撐。
據介紹,《措施》共推出26條重點政策措施,包括加強鄉村產業人才培育、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育、加強鄉村公共服務人才培育、加強鄉村人才集聚、完善鄉村人才支持政策、加強鄉村人才組織保障等6大方面。
“當前,鄉村青壯年流失較嚴重,鄉村人才技能不足,鄉村專業技術人才后繼乏人等問題,已成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路上的‘絆腳石’!敝貞c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重慶已通過大力培育在鄉人才、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服務等方式,助力鄉村人才實現“聚變”效應。
《措施》提出,重慶將實施高素質農民能力提升計劃,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工作,5年內培育高素質農民10萬人左右;同時,加大涉農專業大學生培養力度,引進培育農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每年分別選派重慶市級、區縣科技特派員1000名、2000名以上,并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對“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發放補貼。
為全面提升鄉村建設管理“人才鏈”,《措施》明確,重慶將實施萬名鄉鎮公共服務人才集聚工程、萬名鄉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等“五萬計劃”,為當地鄉鎮引進2萬名優秀人才,為鄉村公共服務人才提供“源頭活水”。
《措施》指出,重慶將加大鄉村人才服務力度,完善鄉村人才看病就醫、子女入學、安居出行等配套服務政策,并在“重慶英才大會”中,專門設立鄉村人才活動項目,吸引海內外高水平人才參與鄉村振興。
值得注意的是,擁抱大數據,重慶還將建設鄉村人才數據庫,定期分析該市鄉村人才供求總量、結構及分布,對社會發布鄉村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確保有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完)
——刊發于菲律賓【菲華日報】、泰國【星暹日報、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