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9月11日電 (記者 劉賢)“絲綢之路、剪紙、糖葫蘆、貼花……每次我們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玩法的時候,用戶喜好度非常高!比呋十a品副總裁殷天明透露,內部數據分析顯示,海外游戲用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越來越高。
第二屆全球游戲創意創新論壇9月10日至11日在重慶舉行,吸引小米、字節跳動、谷歌、莉莉絲、三七互娛、灝瀚網絡等知名游戲開發、發行、渠道公司等參加。
殷天明在論壇上分享公司多年來游戲“出!苯涷灂r作前述表示,并舉例一款在北美區域上線的產品,目前收入突破200萬美元!按蠹蚁胧遣皇嵌际侨A人在玩?但我們內部調研看到,用戶中華人占比不超過10%,基本都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贝送,日本地區用戶對融合中國古風的游戲產品也有很好的反響,如融合唐詩宋詞、中國烹飪等元素的玩法。
三七互娛不是孤例。喜愛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玩家也不局限于海外。早年在中國大火的《仙劍奇俠傳》系列電腦游戲,故事就是以中國古代的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以武俠和仙俠為題材。故宮博物院出品的《皇帝的一天》,帶領孩子們深入清代宮廷,了解皇帝一天的衣食起居、辦公學習和休閑娛樂。古風模擬經營類手游《江南百景圖》,讓玩家在山水畫卷中享受明朝水鄉日常,受到熱捧。
重慶軟件園與伽馬數據聯合發布的《2021游戲產業區域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IP改編的游戲產品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IP改編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已超1200億元人民幣。游戲作為變現能力強勁的文化產品,成為更多其他文化內容傳播的載體。在“您更傾向于哪些IP被改編為移動游戲”的問卷中,答案前三分別是神話和傳說故事、歷史人物故事、國產動漫。
而在微博等線上社交平臺上,也常見網友對游戲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喜愛——“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為玩游戲而了解皮影這門傳統文化”“肯定會喜歡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在玩樂中學習古典文化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歷史文化愛好者看到游戲中的一些細節應當會會心一笑,甚至感動”“中國水墨畫清新淡雅的畫風和對古代生活細節的還原,是吸引我玩的原因”……
當前,中國數字文創及游戲產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楊正華介紹說,根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中國游戲用戶規模近6.6億,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收入近85億美元。游戲出海已成為中國文化出口的先鋒。(完)
——刊發于印尼【印華日報】、澳門【華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