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9月27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7日從重慶市政府臺辦獲悉,目前,渝臺經濟合作不斷向多領域擴展,正從一般的產業合作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拓展,從生產領域向研發領域拓展,從單一產業模式向完整產業鏈拓展。
重慶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在渝臺資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目前,重慶已成為臺商投資大陸西部的首選地之一。以2021年為例,1至6月,重慶新增臺資企業40家、同比增加42.9%,實際利用臺資6.46億美元、同比增長1013.8%。
近年來,重慶進一步深化渝臺經貿各領域交流合作,積極引導臺企臺商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做好承接“臺資西移”,大力推動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渝臺產業合作持續向好。2021年1至8月,重慶與臺灣進出口額為437.63億元人民幣,增長38.9%。渝臺經貿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隨著重慶實際利用臺資持續增長,渝臺合作規模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合作效應不斷顯現。近年來,以臺資企業為主形成的筆電產業鏈條,把重慶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和筆電產業集群。廣達、英業達、富士康、仁寶、旭碩、緯創六大筆電企業整體落戶重慶10年,成為重慶智能終端產業骨干企業,為重慶工業經濟增長和出口增長發揮了支撐作用。廣達(重慶)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同時也成為重慶首家千億電子制造企業。
重慶市政府臺辦副主任劉建南稱,目前,渝臺經濟合作不斷向多領域擴展。從行業領域看,從傳統的機械、汽摩等行業逐步擴大到電子信息產業、金融業、高端商業等領域;從合作層次看,從一般的產業合作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拓展,從生產領域向研發領域拓展,從單一產業模式向完整的產業鏈拓展;從地域看,在2009年以前,臺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重慶中心城區,占80%以上;自2010年以來,渝西片區成為臺資在重慶的重要集聚地。
劉建南表示,兩岸產業合作互補性不斷增強,重慶將繼續加大臺資企業幫扶力度,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支持臺企臺商搶抓“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機遇,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把重慶打造成為臺資企業在大陸中西部地區的最大集聚地。(完)
——刊發于香港【大公報】